第343章 BAM现状-《走出香江》
第(2/3)页
“阿拉亚如今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意大利之所以能够摆脱石油危机以来的经济困境,得益于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的物美价廉,也就是赵志远口中的作坊,作为经济支柱的服装,皮革,珠宝、机床等众多领域,无一不是呈现碎片化,同英美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于跨国企业的现状正好相反,也就意味着没有什么承压能力。随着里拉的不断升值,出口遇阻,意大利的困境由此产生。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bam原本掩盖在快速发展之下的矛盾也浮出水面,也就别谈什么经济效益了。
“阿拉亚有什么打算?”好歹也是东来贸易行在欧洲的跳板,蔡致良觉得在其困难之际,有必要拉一把,如果不是很过分的要求。
“阿拉亚对意大利未来的经济发展很有信心,认为经济下滑只是暂时的,希望东来贸易行能够为bam提供3000万美元的担保贷款。”
赵志远嗤之以鼻,道:“阿拉亚寄希望于这笔资金,一来继续扩张bam的商业版图,二是回收三年前发行的债券,并承诺可以将订单交给东来贸易行。”
第三点是必然的,否则东来贸易行凭什么为其提供担保,但是赵志远已经看不上这点订单,或者说这只不过是将本属于东来贸易行的订单重新归还给东来贸易行罢了。
而前两点就更不可理喻了,第一点还可以说是阿拉亚的盲目自信,那么第二点就可以看成是bam的三家大股东打了退堂鼓,该怎么说呢。
“等他来吧。”见一面还是没有问题的,蔡致良道:“葛瑞德现在意大利吗?”
“是的,蔡小姐也在。”
赵志远道:“意大利目前的情形,家族式作坊走到了破产的边缘,东来贸易行有计划收购一些有价值的公司,明天上午到鹿特丹。”
这个葛瑞德,当初蔡致良在伦敦做空石油的时候,他跑过来凑热闹,如今朱国信意欲打造汽车生产基地,他也到意大利发起并购。
“美慧也在?”听到蔡美慧,蔡致良一时间也顾不上葛瑞德,虽然远在北美,对于香港发生的事情也心中有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