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难得杀青-《走出香江》


    第(3/3)页

    不久,郑一鸣过来的时候,赵硕也就起身告辞了。

    “蔡先生,自从您投资浦东的消息传回港城,商会这边对此的看法褒贬不一,虽然浦江有可能重现曾经远东第一大都市的辉煌,但是参照港城的发展,战后用了40年的时间才有了现在的规模,漫长的投资回报期,会将金河投资拖垮的。”郑一鸣说着港城商界对金河投资这笔大概率,或者说是注定赔本的生意的看法,这只是比较委婉的说辞,不少报刊上已经在说,蔡致良少年得志,有些飘飘然,正应了《红楼梦》里面那句话,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眼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现如今正处于宴请宾客的阶段,就等着楼塌一声响,曲终人散。

    “不用理会他们,天门置业也在深城有一些投资,你怎么看?”没有见证过一个大国的崛起,哪里能够想象出其中所蕴藏的能量。

    郑一鸣沉吟片刻,道:“我从许如琛那里也了解了一些,浦江有港口,有工业基础,有半个国家的资源,如同深城一样迅速崛起是肯定的。但是,我认为现在港城地产大热,正是加大投资的时候,暂时没必要在浦东做过多的纠缠。等到政府规划出来,开始征迁开发,再投资也不迟。”

    言外之意,就是认为蔡致良在浦江的投资太多了,换算是港币,已经超过20亿了,如果能够投入港城的地产市场,无疑是最理想的。而且也不是最佳时间,应该等基础设施稍微完备在投资也不迟。

    蔡致良暗自叹了口气,原本是准备交由天门置业去开发的,毕竟熟门熟路,总不能自己亲自上阵吧。只是如今郑一鸣和杨乐都不感兴趣,那接下来派谁去接手呢,这还真是一个问题。

    “您看,要不要在明秀日报上面发文解释一下,大多数人只知道有浦江这个地方,但是对那边的现状一无所知。”

    “不必了。”蔡致良摆手,空口无凭的,又有什么可解释的,道:“过两年,等前景明朗了,也就用不着解释什么了。”

    郑一鸣的意思,蔡致良也明白,只是他不打算解释什么,股价涨跌也只是一时的事情,影响不了什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