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科学技术的发展意味着人们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要认识到科技发展的双面性。 二十三、人的本质(P139)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十四、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P144-147) 1、普遍个人与历史人物:个人在历史的作用存在差别,历史人物作用大,普遍个人作用小,在分析或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时,要坚持历史的具体的观点,不应简单化。 2、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3、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4、评级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二十五、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P152-154) 二因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 对立性: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两者不可兼得。 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二重性: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形式,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分别反映劳动的不同属性。 二十六、价值规律及其作用(P155-157)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 作用: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发展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二十七、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58-160)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双重性,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还有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二十八、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P170) 劳动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4、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二十九、剩余价值的本质(P174-176)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三十、资本的本质(P174)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三十一、资本的积累(P179-182)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三十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P188)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表现:消费上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 第(3/3)页